LED電子(zi)屏亮度不(bu)是(shi)越高越好配置要合理,亮度夠不夠用,取決于外接照度,不是亮度越高越好。就像汽車一樣,不是越快越好,在機器能承受的安全范圍內,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越快越好。LED燈珠就像人的力量一樣,也有個極限值,不能以極限的標準來要求,通常我們的LED模組在設計階段,就已經按照70%的負荷比設置了參數,也比如亮度極限值在2000CD左右,為了保證LED各項指標的壽命,按照1400CD來設計,確保長時間經久不衰。
眾所周知,LED作為一種新型發光技術,是以發光二極管為基礎,相對于傳統光源,具有能耗低、亮度高的性質,因此LED電子屏越來越受歡迎。另外,很多商家在向用戶介紹LED屏產品時,往往會以“低能耗、高亮度”為宣傳噱頭,給用戶灌輸了一種“亮度越高就越好,越超值”觀念,果真如此嗎?
LED電子屏憑借相對于DLP、LCD拼接的獨有優勢,在各大城市受到熱捧,廣泛應用于樓宇廣告、地鐵站內、商場展示等領域。無疑,促使LED電子屏受到如此關注的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屏幕的高亮度,但是選購LED電子屏時真的是亮度越高越好嗎?
此外,現在全球城市的光污染問題已經十分嚴重,不少國家甚至出臺法律法規嚴格控制戶外照明及大屏幕亮度。LED屏作為諸多顯示技術中亮度較高的一種,幾乎成為戶外顯示的霸主,但一旦到了夜間,過亮的屏幕反而會成為一種無形的“污染”而為了符合國家環保標準,降低亮度的同時,有可能會造成灰度的極度損失,不能保證良好的畫面顯示效果。
首先,LED屏采用的是自發光技術,作為光源,LED燈珠也就必然存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出現亮度衰減的問題。要實現高亮度,就需要更大的驅動電流。但是,在強電流下,LED燈珠的穩定性會降低,并且,衰減更快。也就是說,單純追求高亮度其實是以犧牲LED屏的畫質和壽命為代價的,有可能投入成本還未收回,大屏幕就無法再服務,造成資源極大浪費。
除了上述兩點,成本上升因素也需要注意。更高亮度,勢必會造成項目整體成本的上升,而用戶是否真的需要如此高亮度也是值得商榷的,有可能會造成性能浪費,所以,單純追求高亮度,反而是極為有害的。我們在選購L,不要輕信賣家宣(xuan)傳,要根(gen)據自身需要,綜合考慮(lv)性價比(bi)與大(da)屏幕(mu)應用需求(qiu)(qiu),不要盲目(mu)追求(qiu)(qiu)高亮度。